行业资讯
INDUSTRY INFORMATION
商务部:监管也动态
来源:国际商报
近日,商务部“全国融资租赁企业管理信息系统”(下称“系统”)进入了试运行阶段。通过这一系统,融资租赁企业可以进行基本信息备案、业务信息实时填报、租赁物登记公示等,商务部及省级商务主管部门则可进行数据汇总及综合分析,定期发布融资租赁业运行情况,实现对行业运行的动态监管。
对此,商务部相关负责人表示,随着“营改增”等一系列政策的出台,我国融资租赁行业已经进入转折期。上述系统的上线旨在进一步完善融资租赁企业监管手段,提高行业监管工作水平,加强对融资租赁企业的监管。
发展之需
近年来,我国融资租赁业快速发展,市场规模持续扩大,在服务实体经济、推动产业转型升级、促进企业技术改造、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。
2013年,我国融资租赁行业依然火爆,企业数量和业务规模双双扩容。
最新发布的《2013年上半年中国融资租赁业发展报告》显示,截至6月底,全国各类融资租赁公司约669家,合同余额约1.9万亿元人民币,比年初增加约3500亿元,增长幅度为22.6%。
随着融资租赁市场规模不断扩大,融资租赁业务创新日益增多,问题也不断涌现,这使得商务主管部门的监管难度不断加大。
中投顾问高级研究员薛胜文在接受国际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,融资租赁业发展日新月异、新情况层出不穷导致相关法律较为滞后;市场信用环境较差,违约风险较大;行业集中度不高,缺乏统一管理。
“监管政策的完善将加速融资租赁业的优胜劣汰,使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,有利于行业的稳健发展。”薛胜文补充道。
对此,上海租赁协会秘书长李国良也有同感。他表示,近年来,特别是2012年,我国融资租赁行业发展迅速,主管部门选择在此时开展行业的数据统计工作,想法很好。这不仅是企业的需要,也是管理部门的管理需要。
事实上,近年来,商务部对融资租赁业的关注日益加强。
2011年,商务部发布了《“十二五”期间促进融资租赁业发展的指导意见》。《意见》提出,要通过5年的努力,不断提升融资租赁业发展水平和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。
就在上述系统试运行前,商务部发布了《关于加强和改善外商投资融资租赁公司审批与管理工作的通知》,拟加强对外商融资租赁公司的准入审批的规定。
据商务部有关负责人透露,未来,商务部还将成立融资租赁行业协会,承担行业自律任务。
重在引导
虽然系统旨在“监管”,但却意在“引导”。
据商务部相关负责人介绍,系统主要是为了统计需要,借助这些数据,可以看出行业走势,从而为政策制定提供依据,引导行业发展。
记者了解到,目前我国融资租赁行业的权威数据统计尚属“空白”。现有的一些数据多来自民间的行业联盟或一些学术研究机构。“新上线的系统旨在为企业提供服务,通过系统内网,企业对业务信息进行申报,其他企业可以查到一些基础性的信息。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保障出租人、承租人的利益,对融资租赁企业发展直租业务有利。如果有承租人变卖出租人的设备,就会产生不良的信用记录,进入行业"黑名单"。这些信息对企业开展业务很有参考价值。”上述负责人补充道。
对于一些企业的顾虑,诸如登记上报会不会涉及商业秘密、登记上报工作量比较大等问题,该负责人也坦言,系统推广初期可能会有些困难,“但就目前的情况看,登记数据并不涉及商业秘密。所谓的工作量大可能也仅限于少数汽车、卡车租赁的企业,其他大部分企业每年可能也就签十几个大单,统计工作并不繁杂”。
此外,为了鼓励企业加入系统,系统还将对提交数据的公司实行奖励。
李国良也表示,目前我国融资租赁企业发展有先有后,规模有大有小,因此系统的推广还需要一个过程,政府还需进一步研究。